
来源: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05-26
5月17日至23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开展2025年度第二批全省军休干部荣誉疗养活动。全省50余名军休干部齐聚德州,体验古桑文化,领略德州风采,感悟清廉家风,追寻革命足迹,探访产业前沿,触摸时代脉搏,在大德之州共赴一场红色精神传承与绿色健康养生相融合的疗养之旅。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统筹谋划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高度重视本次荣誉疗养活动,组织人员会同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山东德百温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精心制定方案,逐项细化行程,完善应急保障,确保荣誉疗养活动安全有序进行。5月17日,荣誉疗养欢迎仪式上,德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滕世雷代表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各位军休干部前来德州疗养,表示要持续擦亮“暖心戎辉”特色军休品牌,深入推进军休服务贴心、暖心、舒心、安心“四心”工程建设,从细微之处关心关爱军休干部,为军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搭建平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军休服务管理处处长张同华强调,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以军休干部为中心”工作理念,以创建“满意军休”为目标,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军休党建工作,创新优化接收安置,用心用情服务保障,打造军休幸福美好家园,推动全省军休服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疗养期间,组织军休干部参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黄河文化博物馆、“家风养廉”教育基地、古桑研究院、中华木雕艺术博物院、禹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走进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收红色教育,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体验中医理疗项目,观看水上灯光秀和篝火表演,在丰富多彩的疗养活动中颐养身心、培根铸魂,坚定初心使命,激发奋斗热情。
探寻地域文脉,弘扬千年风华
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德州地处鲁西北平原,因黄河古称“德水”,取“德水安澜”之意而得名,自秦汉一直为历代郡、州、府、县治所,明清时期因漕运发达曾是全国33个工商重镇之一。千年岁月沉淀,让这片土地兼具历史厚重与时代活力,古今文明在此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长卷。
在夏津古桑研究院,军休干部们畅享“千年古桑·文化之韵”的独特魅力。这片古老的桑树林,已第三次被国家文物普查认定为全国规模最大、树龄最老的桑树群,每一棵古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诉说着黄河故道的沧桑变迁。这里不仅拥有完整的桑树产业链,而且从桑树品种研发、种苗繁育到桑果和桑叶产品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古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观结束后,大家愉快地投入到采摘活动中,一边采摘桑葚,一边分享收获的喜悦。
来到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文化殿堂,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曾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的“最可爱的人”。黄河文化博物馆以黄河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重点展示黄河地质演进、千年治理历程、历史文脉变迁及红色精神传承等标志性元素,馆藏横跨珍奇矿石、古生物化石、青铜重器、艺术臻品等万余件藏品,每一件展品都是时光的标本,串联起黄河与中华文明共生共荣的壮丽史诗。军休干部们驻足其间,于历史纵深中感知中华文明的深厚肌理,在文物脉络里体悟黄河文化的时代回响,这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不仅是对民族根脉的溯源,更是对文化自信的深度赋能。
踏入宁津家风养廉教育基地,集贤楼高悬的“勉承·训迪”匾额首先映入眼帘,廊柱间的楹联镌刻着先辈“家风伦理、处世智慧、忠信礼义”等训诫,屏风上的忠孝故事以细腻笔触诉说着岁月沉淀的道德养分。穿过院落,在培德堂的《诫子书》《颜氏家训》展板前品读治家智慧,在正本堂古代廉吏事迹前感受政德熏陶,在有忠堂的爱国主义文物史料前体悟民族气节。最让老干部们惊羡的是明清时期木雕建筑群,古屏风上梅兰竹菊与“勤俭持家”刻字相映成趣,梁枋间“耕读传家”的雕刻画面栩栩如生,将家风家训融入榫卯之间。一位军休干部轻抚刻有“和睦邻里”的木雕构件,感慨道:“这些沉默的文物,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踏寻红色印迹,凝聚奋斗力量
德州是历史积淀厚重、文化底蕴丰沛的千年古郡,更是革命薪火永续、忠魂闪耀的赤色沃土。从马振华在冀鲁边区建立抗日根据地、血洒宁津的英勇就义,到石景芳在反“扫荡”中率部突围、与敌同归于尽的壮烈牺牲……在德州这片土地上,永远回荡着呐喊与冲锋交织的“英雄赞歌”。
军休干部们走进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聆听渤海将士跨越万里的铁血征程与屯垦戍边的传奇故事。“风展红旗·渤海建军”展厅,破损文献与旧式装备静诉往日艰辛,老照片中战士们目光如炬;“铁军西进·万里征战”展厅,立体沙盘与动态影像重现烽火征程,光影间枪炮声隐约可闻;“红旗如画·屯垦新疆”展厅,垦荒农具与建设照片勾勒解甲岁月,戈壁滩上军民汗洒春秋;“英载史册·精神不朽”展厅,闪耀勋章与鲜艳锦旗定格英雄荣光,传承路上信仰熠熠生辉……斑驳史料与实景复原交织,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革命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大家情不自禁地说:“这就是军人的担当,变化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忠诚。”
军休干部们徐徐踏入这座匠心打造的精神殿堂——齐河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劳模馆内,泛黄的照片与磨破的工具,无声诉说着王进喜、时传祥等先辈的奋斗往事;劳动馆中,《劳动创造幸福》专题片里,农民耕耘、工人操作、科研人员钻研的场景,直触心灵;工匠馆内,雕刻刀下流转的木纹、钟表匠校准零件的专注神态,尽显精益求精的匠心品格;山东馆内,事迹墙前,本土劳模从企业家到乡村教师、科研专家,再到环卫工人的坚守事迹,引人驻足深思。“三种精神”的时代内涵如春风化雨,让军休干部深刻感悟到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用汗水铸就的精神价值,更在心中凝聚起奋斗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见证产业新貌,品鉴匠心德州
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构建多元协同产业格局,大力推动集群发展,以开放姿态塑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生态。疗养期间,军休干部们实地感受到产业发展新风貌,纷纷为这份充满活力的发展图景点赞,内心满是振奋与自豪。在保龄宝展厅,该企业在功能糖领域的创新光芒格外耀眼,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组建顶尖研发团队,深耕功能糖核心技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踏入通裕重工,领略其在大型铸锻件方面的研发、生产、制造实力,为新能源电力、矿山、石化、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核心部件,撑起全球清洁能源装备的“脊梁”;在中国禹王,大豆深加工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全链奇迹”,一颗颗小小的大豆,经过层层深加工,竟能产出涵盖食品、医药、粘接、特陶、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的产品。
从功能糖的分子实验室到重型装备的锻造车间,从大豆蛋白的生产线到新材料研发的试验台,让军休干部在实地观摩中,见证了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交织的匠心之力所铸就的发展新篇章。
相聚温泉小镇,悦享康养生活
德百温泉度假村与旅游小镇一桥之隔,如姊妹般相互映衬,毗邻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风景旖旎、气候温润,俨然一方疗养身心、颐养天年的绝佳胜境。
疗养期间,军休干部们沉浸在温泉的氤氲热气中,舒缓疲惫身心;体验专业的中医理疗服务,感受传统医学的魅力;观赏美轮美奂的水上灯光秀,领略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参与热闹非凡的篝火派对,在熊熊火焰旁尽情欢歌笑语;开设健康养生讲座,特邀专家讲授养生秘诀、膳食调理等内容,为身体健康提供专业建议。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军休干部身心得到放松,共同度过一段难忘且富有意义的时光。
精进服务品质,传递暖心关怀
省退役军人厅军休服务管理处全程指导,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安排后勤保障、应急保障、医疗保障人员全程跟进,配备多名专属联络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外出有随车医生全程待命,守护出行健康;餐饮做到既营养健康又融合地方特色,德州扒鸡、保店驴肉等非遗美食广受好评;每日发布活动留念照片,时时记录温情瞬间;不断碰头总结经验,力求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这不仅是一场身心的休憩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与升华。军休干部们在历史文脉中汲取养分,在红色传承中坚定信仰,在产业新貌中感受发展,在贴心服务中体会尊崇。临别之际,参加疗养的军休干部们一致表示,此次荣誉疗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的关怀,他们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感动,继续保持军人本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为经济社会发展再献余热、再立新功!